


从“滴滴答”到“随时达”
1993年,我从武汉河运专科学校船舶通讯系毕业,进入江苏远洋运输有限公司。第一次上“盘山轮”进入报房,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发报机、收报机的面板,闪耀着各种不同的指示灯,扬声器传出“滴滴答答”的呼叫声,桌上摆着一个“摩尔斯”电键,像极了抗日剧中的电报房,那时电报房就是船上的“耳朵”,所有消息和天气预报全靠电报员手工抄下并对着电码本翻译出来。当时我与家人联系全靠书信和电报,特别是热恋期间,每次靠码头最着急的就是等代理或公司领导带来“家书”。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程控电话开始普及,船上装上了A站、B站、C站,A站和B站通信费用是相当昂贵的,C站替代了“摩尔斯”电报。后来“摩尔斯”电报取消了,船上装了整个组合电台。那时的我还没有手机,船一靠码头,我就忙着下地去邮局打电话向家里报平安,热恋中的我抱着电话“煲粥”,总是依依不舍。那时,船一离开码头,海员就像“失联人员”一样,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
如今,船上通信设备有了飞跃发展,拥有更多的高科技设备,这让我与家人间的通讯变得方便和平价。现在船上24小时都有网络,随时可以聊天。感谢时代的进步,让我们海员享受到便捷的网络,在船上的日子变得更舒适。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程控电话开始普及,船上装上了A站、B站、C站,A站和B站通信费用是相当昂贵的,C站替代了“摩尔斯”电报。后来“摩尔斯”电报取消了,船上装了整个组合电台。那时的我还没有手机,船一靠码头,我就忙着下地去邮局打电话向家里报平安,热恋中的我抱着电话“煲粥”,总是依依不舍。那时,船一离开码头,海员就像“失联人员”一样,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
如今,船上通信设备有了飞跃发展,拥有更多的高科技设备,这让我与家人间的通讯变得方便和平价。现在船上24小时都有网络,随时可以聊天。感谢时代的进步,让我们海员享受到便捷的网络,在船上的日子变得更舒适。
周剑 “江远泉州”轮大副
我住“移动海景房”
随着近年来船舶的发展,海员们的海上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我们时常生动地把船舶称为“移动海景房”,船上“水电全免”。从当初的双人间到如今的单间,从电话时代到网络的全面覆盖,从只能埋头苦干到业余时间有了娱乐休闲……无论物质还是精神上,我们都有了更多的满足感,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航海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从九十年代的万吨巨轮,到如今的40万吨巨轮,船舶的大型化、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逐渐产生了包括高精度的卫星导航、雷达和ARPA的结合使用、电子海图的普及等在内的一系列更新换代。尤其是通讯方式的改变,从电话时代到现在的船舶网络全面覆盖,让沟通更加高效便捷,这些都使得航海的安全性得到极大提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我,已从一名稚嫩的实习生,成长为一名驾驶员。在航海蓬勃发展的今日,作为大家庭的一分子,我倍感自豪。
航海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从九十年代的万吨巨轮,到如今的40万吨巨轮,船舶的大型化、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逐渐产生了包括高精度的卫星导航、雷达和ARPA的结合使用、电子海图的普及等在内的一系列更新换代。尤其是通讯方式的改变,从电话时代到现在的船舶网络全面覆盖,让沟通更加高效便捷,这些都使得航海的安全性得到极大提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我,已从一名稚嫩的实习生,成长为一名驾驶员。在航海蓬勃发展的今日,作为大家庭的一分子,我倍感自豪。
俞行 “江远常州”轮三副
水手长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十几年前,当我走出校门,投身航海事业的时候,船上还没有电子海图,也没有24小时海上网络。船上的娱乐活动除了健身外就是打牌下棋,通常消息闭塞,有时要到靠港以后才能收到家里的信息。
驾驶台值班的4个小时忙碌又充实:望远镜瞭望,雷达标绘、纸质海图定位、VHF甚高频联系沟通……忙个不停。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的海上航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双套电子海图加入后,两套独立的导航系统实时自动更新船位,24小时海上网络使得通信特别便捷高效,我们戏称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前几天,“江远泰州”轮抵达菲律宾SURIGAO检疫锚地,原来的计划是当天傍晚抵达引水站,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像往常一样,找个安全水域漂航一夜,控速到第二天早上6时抵达。可不巧的是,早上8时转向之后,我们突然遇到强顺流,速度一度从10节飙升到14.5节,结果抵港时间提早了整整2个小时。下午3时还没到,我就接到驾驶台通知,到船头备锚,随即我就上甲板找水手长。结果,当我在船头找到他时,不仅工作安排已经进行了调整,锚也已经备好了。我顿时感到有些奇怪,就问他:“你怎么知道抵港时间提前了?”他笑着回答说:“现在有网络啊,用手机APP软件一查就看到我们的信息了,自然就知道时间提前了啊。”原来,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只是我们没有留意罢了。
驾驶台值班的4个小时忙碌又充实:望远镜瞭望,雷达标绘、纸质海图定位、VHF甚高频联系沟通……忙个不停。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的海上航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双套电子海图加入后,两套独立的导航系统实时自动更新船位,24小时海上网络使得通信特别便捷高效,我们戏称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前几天,“江远泰州”轮抵达菲律宾SURIGAO检疫锚地,原来的计划是当天傍晚抵达引水站,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像往常一样,找个安全水域漂航一夜,控速到第二天早上6时抵达。可不巧的是,早上8时转向之后,我们突然遇到强顺流,速度一度从10节飙升到14.5节,结果抵港时间提早了整整2个小时。下午3时还没到,我就接到驾驶台通知,到船头备锚,随即我就上甲板找水手长。结果,当我在船头找到他时,不仅工作安排已经进行了调整,锚也已经备好了。我顿时感到有些奇怪,就问他:“你怎么知道抵港时间提前了?”他笑着回答说:“现在有网络啊,用手机APP软件一查就看到我们的信息了,自然就知道时间提前了啊。”原来,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只是我们没有留意罢了。
洪磊 “江远泰州”轮大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