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远洋大力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坚持以政治保证为根本,以素质提升为关键,以权益维护为保障,实施思想引领、赋能成长、服务保障“三大工程”,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船员队伍,全面构筑起彰显时代特征、具有航运特色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体系新格局。
点燃“三个引擎”,激发成长动力
江苏远洋充分运用“党建引领、国企改革、民主管理”三大引擎,充分激发产业工人队伍成长动能,为企业改革发展注入磅礴动力。
01激活产业工人“红色引擎”
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纳入公司党委年度党建工作要点,把产改工作与党建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坚持“支部建在船上”优良传统,32艘自有远洋船舶党的基层组织应建尽建,构筑起“浮动国土”上鲜明党建品牌矩阵;坚持把优秀产业工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每年50%以上党员发展指标、60%以上的评先评优指标向基层一线倾斜;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促产改,以“党支部建在船上”优秀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实现党建、业务双轮驱动。
02激活产业工人“活力引擎”
深入聚焦“小双百”综合改革,围绕“五突破一加强”和“三个明显成效”要求,进一步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经营体制机制,坚定推行全员KPI考核,坚持统筹兼顾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产业工人队伍活力显著增强,2022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71.91万元/人,较2019年增长13倍,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专项典型经验并在全国复制推广。
03激活产业工人“民主引擎”
健全基层工会组织,公司及符合条件的二级单位全部建立工会组织且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强化企业民主管理,优化职代会职工代表构成,来自生产和工作一线的职工代表比例超过代表总数的60%;提升一线船员在基层党支部任职比例至30%;开展职工代表提案征集激励广大职工为企业改革发展建言献策,1件提案获评全省“2022年度优秀职工代表提案”;认真倾听产业工人呼声,经过2次职工代表联席会议讨论,2022年成功实现船员薪酬增涨28%,有效有力保障疫情期间船员队伍稳定。
搭建“三个平台”,提供成才空间
01搭建产业工人晋升平台
持续推进“技术+管理”双通道机制,畅通一线船员成长成才通道、拓宽发展空间;实施“航海优才”计划,把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业绩突出的一线工人、技术能手、管理骨干放到重要岗位上去锻炼,2022年安排船舶与岸基管理部室、本部与所属企业之间轮训32人,一批船舶技术人才成功进入本部管理部室任职;深入推进“2826人才发展计划”,计划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培养出2名高层次航运领军型人才、8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20名专业突出技术人才和60名高技能人才。
02搭建产业工人培养平台
按照职工工资薪金总额的8%配套职工教育经费,开展业务技能提升计划、专业技术资格提升计划、学历提升计划,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实施“师带徒”制,为新入职船员安排工作导师,促进产业工人队伍“传帮带”;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共建“江苏远洋学院”,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积极探索船员订单式培养长效机制;开办“现代学徒制”订单班,联合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源培养,毕业后直接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并安排上船工作;深化“产教融合”,由优秀船长和轮机长组成专业讲师团队进校园为学生授课,促进理论、实践双提升,打造高水平、高素质、高学历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
03搭建产业工人创新创效平台
按照省港口集团“一主体四中心”整体布局,组建成立“江苏远洋科技创新中心”,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全国首艘120TEU纯电动集装箱运输船舶示范项目正式落地,“换电运输船舶电池动力推进装备”申报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孵化形成20余项“五小”科技创新成果,成功申报15项软件著作权;创建“奋楫劳模工作室”“船长/轮机长工作室”,夯实基层创新阵地;深化船舶班组建设,通过给人才、给经费、给待遇、给通道、给荣誉,激活“远洋工匠”培养新模式。
完善“三个机制”,提供多维保障
江苏远洋将职工“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通过完善工资增长机制、服务保障机制、鼓励激励机制,切实提升产业工人福利待遇,激发产业工人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01完善工资增长机制
建立薪酬、绩效联动机制,实现“企业效益年年增长、职工收入年年增长”;根据国际劳工公约及船旗国等有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船员带薪年休假工资、航海津贴、休假待金等福利待遇;优化薪酬分配,实行岗位工资晋档、晋级管理,有效激发产业工人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02完善服务保障机制
开办5处船员家属服务站并开通家属热线,解决船员后顾之忧;建立船员心理疏导中心,聘请专业医师远程为船员服务,缓解因疫情等原因导致的消极情绪;及时足额保障船舶劳保用品配备,尤其是在因疫情导致物资紧缺时期,千方百计采购医疗用品上船,有效保护船员身心健康;开展健康体检和夏送清凉、冬送温暖、“两节”送慰问活动,切实关心关爱一线产业工人;建立“宁惠保”、补充医疗商业保险与大病医疗救助基金“三位一体”保障体系,2022年共计为各类患病职工理赔超100万元,防止产业工人因病返贫返困,扎实为产业工人办实事解难事。
03完善鼓励激励机制
创新劳模工匠奖励制度,由一次性奖励变为长期激励,对优秀工匠给予月度津贴,持续激励工匠发挥带头作用;设立总经理奖励基金,年度奖励额度不超过200万元用于鼓励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大对劳模工匠、先进人物和改革发展“正能量”的宣传,仅2022年,通过企业官网、官微和各类媒体平台,推送先进宣传报道10余篇,明星船长褚震哲受邀为7000多名师生作“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讲报告,掀起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新热潮。
江苏远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经过多年纵深发展和向基层延伸,产业工人队伍呈现出良好新风貌。外派单位的工作人员说,“江苏远洋的船员专业技术过硬、作风优良,说起来个个都竖大拇指!”公司船员也表示,“这些年来,公司让我们船员越来越有家的感觉,有主人翁的意识,薪酬方面也能与市场接轨,我们走出去和同行相比腰杆更硬、底气更足了,做江苏远洋的船员真‘香’!”下一步,江苏远洋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改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党委定向、工会抓总、各方协同、职工受益”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产改工作质量,努力把“试点”变成“示范”,将“先行”变为“先成”,充分激活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一池春水”。